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

萬聖應節遊戲:Layers Of Fear

此作的遊戲廠商名為 Bloober Team,在2008年的波蘭發跡的開發商,過往負責的遊戲亦非大作,較多人留意過就是在PS3和PS Vita推出的橫向立體遊戲《A-men (Assault Armies) 》。自此這間公司也成為為Sony平台開發遊戲的第三方廠商之一,雖然遊戲開發的產量不多,但自2014年在PS4獨佔的《Basement Crawl》開始,整體風格也偏向詭異恐怖。



在今年8月正式發佈的第一身恐怖求生遊戲,《Layers of Fear》,最初階段經已受到不少玩家期待,憑著陰森的室內場景和血肉模糊的風格,令重口味的定調充份表現出來。雖然此作最初稱PC、PS4和XBOne三個平台發售,不過暫時只在Steam有售,而且現時大家下載的是未完全完成版本,這個「半製成品」的遊玩時間約有90分鐘,別少看這90分鐘,都足夠帶你進入遊戲的深深處。

漸變營造心理幻覺

背景是以一個疑似患有精神病的畫家,透過在家中探索,投射出各類幻覺讓玩家了解這位畫家的悲慘經歷。背景珍藏了不少名畫,而且建築設計富有十九世紀的古典建築風格,撥輪電話、油燈、搖椅、木門等等,配以陰沉的光源,反映出畫家獨自一人與幻覺/回憶對抗的心理壓抑。

正傳遊戲老實說,有點像神作《Amnesia》,第一身到處查探:開抽屜、拾取、調查、旁白解說、環境變化、到下一個場景。這個循環就是第一身冒險的方程式,不過與《Amnesia》不同之處是沒有可用道具,環境中所拾取的道具,其用處只是出效果和開啟下一個場景,亦沒有怪追著你,簡單來說就是讓玩家完完全全代入精神病的狀態,浸沒在幻覺的心理恐懼之中。

變異了的畫像
此作恐怖之處不在於jump scare,何況這種jump scare亦不多,而音樂方面也非很陰森恐怖,鋼琴的配樂很有古典味道。

場景的漸變才是恐懼的來源,不合常理的物理狀態、逐步讓玩家見證情景的變換,但又只能眼白白看著帶有血腥或驚慄的畫面呈現眼前,這種現實和幻覺交錯,或許是精神上的壓逼,更反映出玩家的無力感,亦強逼繼續前進,「硬食」下一個的幻覺。

可惜對畫家的描寫不多,而且道具所解說的劇情也較支離破碎,有些情節就是「眼前一黑」,然後回到起點再走一遍,開啟另一個場景,沒好好交代就繼續閉眼向前走。這點劇情方面就要扣分,希望日後有補完的部分。

推介追加劇情

正巧萬聖節,官方推出這個名為Halloween的追加劇情。這個短小的遊戲部分談不上與正傳有關,就是玩家(未必是正傳主角)在一間房內玩Ouija Board(外國的碟仙),透過玩家輸入不同詞語去重組一個故事書,共有16頁需要玩家找出。

關卡設計十分簡單,一間房,輸入有關故事情節的詞語就有一扇門,進入並尋找失落的一頁。期間玩家可以在碟仙上輸入任何詞語或數字,這點大家心想也有不少詞彙想輸入吧,沒錯,廠商很有心地為劇情關鍵詞以外的部分詞語,房間便會因應詞語轉換場景,筆者大概發現了不少於20個精心設計的房間情景,值得玩家們慢慢探索,當中也有一點惡搞情節,就要玩家們發揮創意。


Bloober Team縱使非傳統大廠,但在其官網也看到部分計劃正在開發,確實可多加留意,說不定可能在這「炒冷飯」的遊戲年代,帶點新氣象。

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

最佳位置,比心中最愛重要

究竟洪永城同黃翠如有幾襯,或者「有幾應該要一齊」,無人會知道。

大家要知道,第一篇文未必由洪永城親筆撰寫(個人認為真的不是他隱身寫,因為文字間感情太造作,關係孰真孰假也好,都不像局內人),但之後真的黃翠如寫一篇文回應,於是乎這兩篇短文就用網上瘋傳。

「你哋都好享受呢種感覺 

一種好似男女朋友咁親密 但係完全無男女朋友責任嘅感覺」

文中這段早已經道破一切:逃避責任,只顧自己。這種名為曖昧。

知己和情人,只屬一線之差,但更多的是知己和陌路人。為甚麼?因為真的有人以為「知己和情人,只屬一線之差」。

說到尾,其中一方欲求不滿,踏出不安守本份的一步,結果一線之差卻成千古恨,從此連最基本的關係都化為烏有。

不過如果雙方想法是同步的話,這一線之差就能夠迅速催化成為情侶,這是自然程序,很順暢,沒有顧忌。

如未能成為夕陽下的男主角,就只能站在最佳位置見證 (網絡圖片)

看懂了嗎?就是要同步。別要奢求或自感能夠單憑一己之力將雙方距離拉近;這時候你需要好好思考,這種關係,這種距離是否最合適,還是對方早已經設下的最後防線。

每個人只喜愛活在自己的安全範圍,習慣後不想改變——一些突如其來的改變,那怕他早已經預計到會來臨的改變;另一方面,想衝破安全線的你一心想改變,滿以為有出路,憑著自己一個「我要改變」的狠勁。

此時此刻,你有沒有好好清晰釐定現實,有沒有顧及失敗後如何收拾殘局?

沒有,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。


甚麼能成為密友或者親愛像兩兄妹,安守本份就是最佳出路。然而洪永城有沒有喜歡過黃翠如,都不再重要,反之亦然。站在公關立場,這段「螢幕情侶」原來如此深入民心,日後的廣告或宣傳已經袋袋平安,再計算他們各自真正的情侶檔那一筆,哈哈,肥仔了!

不過,現實中洪永城也有了唐詩詠,撇除種種前事,這個已經是一個good ending,不至於網民們般被緋聞炒作的假象蒙閉,而我也沒有感到半點可惜。

到底人和人,你和他,我和你,如何走在一起,以甚麼關係相處,我仍未了解。

我只知道,我的唐詩詠,早已經遠去,極遠。

這刻想起這首歌,作為總結。


利申:我很喜歡唐詩詠的。

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

Medley寫下的隨想故事

開著播放清單,連續地依以下次序播放:



不知不覺愛上你-李克勤
曾令你討厭 每天敷衍我
努力過方知你我一樣傻


曖昧-王菲
猶疑在似即若離之間 
望不穿這曖昧的眼
似是濃卻仍然很淡

昨遲人-許志安
昨日像得到 遲來無去路
給你與某人在長夜共抱

迫不得已-梁詠琪
仍懷念你 別了今天 好好的過

離開以後-張學友
離開我以後季節冷暖天氣
我也置諸不理
願名字也再不記起

不拖不欠-鄭秀文
一句說話一個決定 
清清楚楚乾乾脆脆
你我永遠不拖不欠

思覺失調-劉浩龍
願明天 能不再為妳痴纏
明白改不變 妳亦離開很遠

雨過天陰-謝安琪
回望那天已埋下不可歸的線
交織今日這種靦腆

沒有人-麥浚龍
到了這一刻 終於望通透
其實愛情來過 半分鐘 也沒有



男女歌手輪流互唱,
間接使我聯想起一個故事
一段往事

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

藏在回憶的一晚

兩年前的那一晚,值得在今日和大家分享。

雖然在大學時期曾經入過港台(只是飯堂),正正式式的參觀本部倒是第一次,說真的心情很是興奮,儘管一直想去的對面的商台,但能夠走進真正的錄音室,都是一個難得的經驗,還和一大夥同學仔去,尚未出發已經教我期待!

2013年10月21日

原先集合在九龍塘站集合,然後一起乘小巴上港台。等了一回,見到你和女子組在不遠處走過來,那就如平常一樣,Elaine會坐在我旁邊(畢竟原本是和她先約在地鐵站等的),你和Crystal一起。


到了港台之後,我們被安排坐在會議室內,一張大長檯,分成兩行的坐,碰巧我和你又坐在一起。之後的時間由老師和這天的導賞員(港台資深員工)講解這晚行程,兼輕談港台威水史和小型討論,好歹也是課程一部分,都需要講講電台運作、新聞節目製作的問答環節,氣氛十分良好。


上半部分是在會議室進行,期間是十分鐘小休,接著就是重頭戲:實地走入整間港台大樓。
這天是何韻詩的演唱會,所以Elaine在半場休息時已經悄然飛的往紅館。這件事只得我和你知道,更何況,沒有人在意過。


我們這次即使不是全體同學出席(至少少了一個Elaine),只有一半多人,但為數十多人,浩浩蕩蕩的鴨仔團,穿梭於狹窄的港台走廊,不計腳步聲,這十幾個女孩子的音量足以貫穿全層,錄音室的格外寧靜就更顯得這班女子組嘈吵。


而你像半逼半被動地走在我旁邊,港台大樓如迷宮,窄得讓你我走得更近;你有時都會和我「細聲講」,雖然主要也是和女子組「大聲笑」。平時上課也沒有這樣做過,如此接近過。


去過新聞資源中心、見證音樂情人的現場直播、試驗過數碼廣播的播放設備、也體驗到坐在直播室的滋味後,不知不覺又要下課了。因為這並不是正式的上課環境,到了尾聲大家在大堂內集合,老師又不見影蹤下,自自然然就鳥獸散,剩低的就只得翏翏幾個,而你卻提議影大合照,一張不齊人的大合照。



合照後,大家就順勢乘車歸家,這時Crystal和我說要先走,還說和你說不用等她一起走。這時我回頭發覺你也不見身影,Crystal說你剛去了廁所。那我都要等你才走,而Crystal就急步離開。


當你回來時候,「Crystal又會自己行左過去又一城既?」你問我。


「哈哈,Crystal話佢男朋友黎接佢呀嘛!可能有下場!」無責任的純粹亂猜。


「哎呀早知跟住佢尾啦,好想睇下佢男朋友咩樣。」你一臉認真的說。


「唔好做電燈膽啦,通氣D啦ok?唔通拎住紮花咁高調俾我地知咩?」


「下下下?佢男朋友求婚呀?你又知既!唔通.....哦!!」


「癡線啦,我估下咋嘛,係唔係求婚我唔知,不過剛才又真係見到佢同個男仔一齊行,有紮花既。」霎時大腦要求我我作這樣的解釋。「Crystal聽日生日呀!」


「哦......唔怪得你頭先好似同佢講左陣野咁啦。」但明明你才說自己沒有見到Crystal。


「講聲生日快樂咋嘛。」我突然帶點腼腆。

走到九龍塘站,仍是老地方:往油麻地方向的7號車廂月台,每一晚的下課夜都會陪你等車。


「你都記住同Crystal講生日快樂呀。」我說。


「依家講囉!」你按著手機,做回低頭女孩。「咁緊張既?嘿嘿!」最後你用很是奸狡的眼神,抬頭對我說。


「我走啦,拜拜。」這天的參觀,就這樣結束。


在月台分手之後,和你也在Whatsapp閒談了一陣子,直到你回到炮台山站。而我回家後,因為明早要早起回出版社,所以玩了一會GTA V,在遊戲中乘著車逛一逛。突然電話響起:



我當時也未曾和你交換Facebook。你又怎會知道我生日呢?


這個驚喜使我重拾多年未尋回的甜味。


對,就是那一晚。

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

恐懼的本質

世上沒有完美的人,每個人都總會有弱點。就如有人害怕上台演講、有人害怕小昆蟲、有人害怕玩機動遊戲一樣。但是要開啟人生旅途上新的可能性,必須要接觸新事物,敢於挑戰自己,做自己不敢做的事。

"If you want something you have never had, you must be willing to do something you have never done."

不清楚以上這句說話的出處,不過聽起來就像是十二碼入與不入的關系,總錯不了。

今日筆者以機動遊戲為例,再談恐懼。小弟對於刺激的玩意其實沒有好感,過山車、跳樓機,海盜船,只是隨便說說已經手心冒汗。是不是太過刺激,身體承受不了呢?其實又非如此,就如我走訪黃金海岸的《華納電影世界》時,我還是以必死的決心挑戰了「超人列車」一回。所以,要實踐我們心中害怕的事情,其實非不能,實不為也。

我們不能否定,世上是有人不喜歡玩機動遊戲的,而我們只可以從旁鼓勵他,或者陪他一起上去玩,而無法迫他自己面對。亦即是說,一個人要有適度的覺悟,從內心改變,才可以說服自己去克服恐懼。

面對恐懼,有兩種解決方法:一是讓自己完全缺乏了解(Blind Courage),二是讓自己完全了解(Full Understanding)。我們必須要假設,恐懼是對目前狀況的不全面了解所引致,同時也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非強迫性的不安感,我們絕對可以透過了解恐懼的本質而消除或減少對某件事情的不安。相反地,如果我們對事情毫不了解,不明所以,刻意迴避,也就無法產生出恐懼的情緒。

"Danger is very real, but fear is an option."

甚麼都不去想,不聞不問,是一部份人的做法。以玩機動遊戲為例,你當然可以掛個勇字,上到去才後悔,但一切已經太遲,你成功令到自己踏出偉大的一步,但未必有下一次。要真正戰勝恐懼,必須要完全了解恐懼的本質,倒如過程會怎樣(暈眩、無重感覺)、原因是甚麼(重力加速度、非預期性的作用力)、後果會如何(嘔心、應該不會飛出來),有了一定認知之後,其實過山車並非如此可怕,反正時間很短,這些情況早在腦海中採派了好幾十遍。

面對畏懼,你不旦止不該逃避,而且還要用雙目直視它,享受恐懼所帶來的剌激和澎湃。你必須要相信自己,你的內心永遠有一個潛在人格,危急關頭會被喚醒,替你完成平常無法完成的事。

去吧,了解恐懼的本質,然後擁抱恐懼,克服恐懼。

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

自我揭秘:工作篇

認識我的朋友,總會對我的工作很感興趣,或者說完全不理解較合適。這次就和大家談談我的工作,以及這一個行業鮮為人知的小道秘聞。

→我在出版社工作,曾經是一位編輯,現在負責市場推廣和銷售,亦即係「死sell屎佬」,沒錯,是需要追target的。

每日工作浸沒於書海中(網絡圖片)

→我的工作大部分在辦公室外,屬於外勤人員,每天在公司少於180分鐘,而當中花了近一半時間用來開會。

→我的工作很自由,在全香港近九成的書店之間來回。工作內容如下:點書架,查查這間書店的銷售記錄、書籍的陳列、推廣的效果等等,開會用兩句匯報書店情況。

→兩句需時十秒,開會卻用了我一小時以上,用來回答老闆們極離地的問題,然後用最婉轉方式,給一個老闆滿意又不失事實的真確性的答案。

→所以我的工作時數當中,最花時間的是用來和每間店長「吹水」,和乘車。

→「吹水」成份佔了7成,用來加強彼此關係。信任是成功關鍵,尤見於「sell屎」界。

→書店內,通常找的都是負責入貨的「話得事」人士。不少朋友覺得我常常出入書店,定必認識不少斯文的書店女孩子。這裡可以談談這個都市傳聞,首先這類的書店女孩不是沒有,但佔極少數。

→正如大家以為「日本妹一定好正」,但其實去過日本的朋友,都知道這些「通街新垣結衣/有村架純/本田翼/渡邊麻友」的幻想,是只於廣告板上存在,街上的盡是平庸得不屑望多幾秒的女生,或者更多的遇見說廣東話的港女吧?

醒醒吧,這是日劇!
圖片來源:《戰鬥!書店女孩》劇照

→香港的連鎖書店有年輕的女孩,但絕對不會是文靜,通常是很嘈,多四眼的倒也是真。不過我不會認識的,因為年輕的一不是兼職(高峰期在8-9月,書店請這些妹妹幫忙賣教科書)、一不是新入行(這行不會做得長,所以很快會消失),再者我找的都是話事人,所以能夠結識到的少之有少。

→好吧,說大家想知的事:誠品的女店員質素普遍較高。

→自由度大,是需要付出代價的。同事之間的關係不算深,所以容易醞釀著誤會。同時因為我沒有時間在公司,所以亦沒有需要化解和理會,反正看不到、聽不到。

→大家也會疑問:「乜依家仲有人買書睇咩?」說實話,香港的閱讀氣氛自我求學階段已經每下愈況,到這個世代更加惡化了。來個簡單比喻,十年前買書的人有30%,今日的就只有10%。

→另一個假象是,大家以為電子書侵蝕了傳統印刷書市場,在部分國家或者適用,而香港用平板電器「看書」的人又有幾多?「打機睇片就多」!另一方面,始終實體書的質感依然是主流,雖然基數越來越少,但這和電子書的存在關係不大。

《秘密花園》神話,救活了整個書業2個月
→書不是必需品,是一種潮流。做書的行家雖然堅守「書是文化/智慧/信息載體,用以流傳百世」的理念,這正確,但站於香港,潮流品是書的價值,也是書店生存的指標。一個例子:《秘密花園》,沒內容,但全城搶購;沒文字,但分成中、英、韓版,更甚的是價錢可相差一倍,但人就是要搶較貴的韓文版,版本的分別,就是封面和封底的文字而已。

→再說另一個事實,或者大家未必留意,書店的營業額,其實慢慢由非書類主導,也即是說文具、電子產品、甚至玩具、自製飾物、健康產品、影音儀器,比書更好賣。最明顯的是新開的尖沙咀誠品,我會說它是百貨公司,只是書架散落於各個位置。

→如果大家有機會到書店逛,不妨留意一下那間書店,書架和賣其他產品的比例,就會發覺,「書店」司不過是掛名「賣書的店鋪」。

→書店會繼續生存下去,只恐怕會越來越少,這個情況正在發生中。

→圖文書的前景並不光明,然而我也相信行家的出版的核心價值,書不會消失、書店亦不會,但會用一個新的形式繼續運行下去;剩下買書的那10%,就是認同書的價值的人了,顯然這10%不能夠養活整個香港的出版界,問題在於:下一步該怎樣做?

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

男人奇聞大揭秘

這個有關於男生的習慣,你同事、你男朋友甚至你老爸都未必會告訴你的男人奇聞,由我為你解構。

這是一篇技術文,黃子華也說「屙屎」雖然給我們很沒有文化的感覺,如非必要也盡可避而不談,不過這是我們享有的自由空間,需要保護的;「屎尿屁」低俗,但遠不及自命清高的假道學來得低。

這個有趣的題目,大概在中學時候令我在意,直到這刻才公開與各位討論。大家也知道男廁和女廁的最大分別,就是男廁有尿兜。男人一個個一字排開上廁所,距離咫尺之間,雖不至於有偷窺的癖好(也不排除有),但總會留意到身旁的男士如廁的小動作。

吐口水,何解由十幾歲的中學生、到在公廁遇到的伯伯,都會在如廁時向尿兜吐口水。注意的是不是痰多不舒服要吐,究竟原因何在呢?

網絡圖片
為此,我思量很久,嘗試為這個無意識的動作查找原因。

首要搞清楚,廁所是一個甚麼的空間?廁所是給我們方便的地方,也是高度私密的場所,理論上我們在廁所的時候,會是最私人最不受束縛的,所以驅使我們的行為也會放任一點,減低往常在公眾地方的心理道德規範,包括在廁所門上刻上咒罵人的字句、脫衣服如廁、對馬桶講粗口、自慰甚至做愛。

以上提及的行為都只是因應人的喜好而定,說到尾,建立廁所主要的原因也是進行排遺作用,將體內的廢物「衛生且舒適」地排出,簡單來說整個過程是一個「輸出」,不會是「輸入」。雖然網上經常流傳「自己一個匿入廁格食飯盒」,然而廁所都只是一個空間,互相毫無抵觸,但正因為「廁所是提供我們放置廢物的場所」的概念太根深蒂固,尤其是將「廢物」放大,即使有完善的衛生設備、甚至大商場般有清潔工人坐陣,大部分人依然擺脫不到「廁所等於骯髒」的既有意識,至少正常人未必會選擇廁格是一個用膳的地方,除非土地問題嚴重至此。

回到文章重心,吐口水這個行為的出現何解會發生?

日文版口水功用(網絡圖片)
吐口水也是一個「輸出」的行為,由口腔內的三組唾液腺神經控制,每人每分鐘分泌大概0.2毫升的口水,口水作用有很多,例如基本消化食物、殺菌、調節水份、潤滑口腔以至聲帶等,前兩者是由於口水的澱粉酶和溶菌酶,後兩者則是其物理性質協調體內和口腔的代謝作用。

這裡說的未必有直接關係,但排尿的確使體內的水份和代謝物從體內排出,當體內感應到此水份流失的情況,自然會作出適應的反射動作,單向的告訴身體「需要補充水份」;其實情況如同排汗一樣,運動時汗水散失,口腔感到乾涸,唾腺細胞臨時製造口水,除了為濕潤口腔作為緩衝劑外,還是一個「需要吸取水份」的信號。

這才是第一步,假定排尿驅使口水分泌的效應成立的話,理論上口腔存放的口水量自然增加,由於口腔能夠吸取水份的功能細胞甚少甚至不活躍,我們對口水的處理只有兩種:吞嚥或吐出。

廁所「將體內的廢物衛生且舒適地排出」的意識存在的時候,腦內潛意識就只會將體外多餘的物質趕走,包括口腔;面前的有尿兜,那就是盛載廢物的容器,而且很快便會隨尿液沖走,所以下意識我們會因為口腔有過量的口水,口腔不舒服,繼而連接反射動作將之吐出,就是意識上和觀感上推動這個「吐口水」的動作。

不過我也發現有人是會「埋位」小便前已經吐口水,這或許是因為心理因素影響,意識比實際行動快,所以更證明到面對尿兜引發到「將體內的廢物排出」的行為反射。

上述就是我的推測而且,這個很有趣的現象,歡迎各位如廁時留意一下,或者你自己也有這樣做過而不自知。暫時未發現這個行為對身體有害,因此無需擔心。

至於女生,可以以一個求知心態問問你的伴侶,說不定是與對方討論的一個新鮮話題。

好又一餐

熟知小弟的朋友都了解我是一個懶惰的人,甚麼都要快、求方便,麻煩的事可免則免。平時在家我多半不會煮飯,只愛買外賣或到外面吃,這習慣從小時候母親常常外出打牌已經養成,致使人活到二十幾歲將近三十頭,入廚房仍然是雞手鴨腳,不會切菜造飯,對廚藝一曉不通。

或者,對於十幾歲出來社會打滾養家活兒的上一代來說,廿幾歲人仍不會造飯應該要感到羞恥,但對於我來說,吃飯只屬儀式,求其一點就可以。反正吃甚麼、吃多少,我都沒有要求。所以,來了澳洲之後,當我看見同房的「星期五大哥」無論上班多累,每晚仍堅持親自下廚,時牛扒、時炒飯、時壽司,花款多多,我總是看得目定口呆,忍不住咽口水。而我,卻總是在吃我的方便麵。

有一次,星期五終於忍不住問。「餐餐食公仔麵,乜你唔悶咩?」

我心裡是想,悶當然悶,那又如何,今天吃了晚餐,明天不又要再吃晚餐嗎?

「好又一餐,唔好又一餐,隨便啦!」的確,我內心是這樣想,食龍肉還是食屎,好不好吃,不過是十數分鐘的事情,就算花多少心機(守每一個諾言),龍肉轉眼吃了也變成屎,有必要嗎?

「好又一餐,唔好又一餐,所以咪要食好囉!」冷不防意志堅定的星期五大哥如是說。

一言驚醒洛克人,這妙問妙答有如當頭棒喝。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句說話背後可以有兩種演譯方法。就彷如半杯水和日出日落的理論,水是半滿還是半空、是日出還是日落,幾乎全在主觀的心。可能我根本沒想過要吃一餐好的,而其實我從來都有權選擇不待簿自己、不虧待自己。當我們可以選擇對自己好時,為何我們卻要選擇差呢?如果有能力善待自己卻又懶得行動,就好比風和日麗的早上在家坐著浪費青春、又好比在心儀的女生面前沉默不語,看著大好年華白白消逝,一去不復來。

既然好又一餐,唔好又一餐,所以一定係食餐好嘅!知無?

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

純屬意外

小弟出發前往澳洲工作假期已經是十個月前的事,霎眼間一年簽証已經接近尾聲。這六個月來,我一直待在布理斯本北部一個叫卡布丘的小鎮。我選擇在草莓農場工作,其實沒有特別原因,旨在會合比我先來的大學同學W,好兌現當初一個隨口嗡的承諾,順道感受平時在圍城無法體驗的田園生活。

曾經有人打賭我在農場「捱唔到」兩日、兩星期、最多兩個月,是沉迷或是幼稚,連我自己也搞不清,結果我一待便是二百日。從種苗、剪枝、採果到season end,都是我們一手包辦,成為卡布丘最後一批死守的「草莓戰士」。當中幾多人來過,幾多人走了,幾次想過逃走,幾次決定留守,又有幾多時間花在沒有結果的事情上?或者,曾經享受過過程,這個問題已經不再重要了。

我想起來,原本我只是來會合朋友,一起體驗一下農村生活,結果「樂而忘返」,意外闖出一片天地,寫下一幕不平凡的章節。就好像我明明只想去便利店買啤酒,結果卻買了很多零食;明明我是邀請朋友陪我跑步,他卻變成了業餘跑手;明明我只打算在農場留兩個月,最後卻留守了二百日。或者,一切純屬意外,並非我的初衷,事情如何發展,亦遠超我預期之內。

可幸也好不幸也好,我終須要離開這個地方,繼續上路,但願下個章節同樣精彩。

出軌的男人

今次想說的又是朋友的經歷。

友人的公司年輕人不多,所以比較年輕的同事會聚在一起,閒時相約消遣。長話短說,因為他們時常來往,感情慢慢建立起來。其中一位已婚的同事竟然對我的朋友展開熱烈追求。

這種行為我實在是看不過眼,據說她的那位同事的妻子剛為他生了個兒子,他沒有幫忙照顧剛出生的兒子,只是把妻子安置到外婆家,然後就去拈花惹草。

愛無分對錯,我是贊同的,他的愛已經從自己的妻子轉移到我的朋友身上,又或者他從來沒愛過自己的妻子。也有可能他只是貪圖新鮮,遇到一個更年輕的女生就按耐不住。我覺得他對一個人有感覺是沒有錯的,但把感覺轉化為行動就是錯。故事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受到傷害,他追求友人的行為確實自私。所以,既然友人的同事執迷不悔,窮追不捨,我們一班姐妹就勸友人早日遠離該同事,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。